• 《首尔之春》,不仅电影院热闹,线上电影也异常火爆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3-02 09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    今年春节,不仅电影院热闹,线上电影也异常火爆。口碑方面,《首尔之春》可谓是碾压所有院线片,豆瓣评分高达9.0,保持在8.8高分,仅在豆瓣就有5万人打分。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去年韩国票房的年度冠军。自11月上映以来,一直备受好评,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。终于,在春节前夕,这部影片登陆了流媒体平台。经过三个月的长时间等待,许多影迷像我一样第一时间观看完毕,回味无穷。毫无疑问,这部影片堪称今年春节最令人满意的大片。

    去年11月,《首尔之春》一上映口碑就爆发了。其成功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。首先,它触及了一个敏感的题材,聚焦于韩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1979年。这一年,韩国时任总统朴正熙遇刺身亡,这段历史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得到了展现。

    朴正熙的去世标志着一个独裁时代的结束,长期被压抑的民主力量涌现,给当时的韩国人民带来了改革的希望,这一时期被称为「首尔之春」。与此同时,政权出现了真空,保安司令官全斗焕开始展露野心,不仅身兼数个要职,还利用权力集结同党,扩张势力。最终,他于当年12月12日发动了军事政变,这起事件后来被称为「双十二政变」。政变成功后,全斗焕掌握了大权,「首尔之春」也随之短暂落幕,韩国再次迎来了高压的独裁统治。而电影《首尔之春》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展开。

    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,电影的制作团队也是其另一个亮点。导演兼编剧金成洙虽然作品数量不多,但每一部都质量上乘。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应该是2013年的《流感》,通过全民灾难隐喻讽刺韩国社会。

    而在《首尔之春》之前,他的上一部作品是8年前的《阿修罗》,同样也是一部口碑不俗的揭露政治黑幕的大片。此次,金成洙导演与一众大咖如郑雨盛、黄政民、朱智勋、郭度沅等合作,共同打造了《首尔之春》。这部电影中,黄政民和郑雨盛分别饰演不同阵营的角色,他们之间的对手戏令观众十分过瘾。

    提及黄政民,他在这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堪称是全面塑造。为了还原全斗焕的形象,这位帅哥不惜剃光了头发。他不仅在外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度,还成功地展现了角色的心理和神态。在上级面前,他表现得唯唯诺诺,但心中却隐藏着杀机。而对手面前,则满脸嚣张,杀气更甚,表现出了当权者的骄傲与自大。他能够演绎出奸雄得势时的张扬和遭遇挫折时的阴险。

   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在阴谋即将实施之前,在自己的住处与手下交谈。从一开始的笑容,到听到坏消息时脸色瞬间的沉重,再到手下讲完后立即恢复笑容,这短短的几秒钟展现出了他内心狡诈阴险的一面。这种心怀城府、喜怒无形于色的表演,让人对政治独裁者的神秘感有了新的认识。他并不是什么精于伪装的政治高手,只不过是一个手握大权的小人罢了。

    与黄政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雨盛扮演的角色,他是一个坚定正直的人。从头到尾,他都是一个忠诚职守的爱国将领。他那股热血和真诚让人印象深刻。然而,随着战局的不利,他也开始展现出信念动摇的迹象。他感到同僚的背叛和高层的无能,愤怒和无奈交织。

    但即使受到重创,他也没有放弃自己作为军人的信念和原则。直到最后,他也没有向敌人示弱。虽败犹荣,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令人钦佩。

    这部电影有着优秀的题材、出色的导演和杰出的演员阵容,因此《首尔之春》的成功是必然的。141分钟的电影让人沉浸在历史的残酷和戏剧性中。《首尔之春》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还原,单纯的复制只会显得乏味。真正吸引观众的是其中隐藏的细节。这部电影对历史细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戏剧化处理,使得故事更加生动。在片中,全斗焕化名为全斗光,他的野心早已被揭露。军中早已有人看穿了他的本性,包括陆军少将李泰臣和陆军参谋总长郑总长。随着全斗光的权势不断膨胀,郑总长决定将他和一些同僚调往偏远地区。

    但全斗光设计陷害郑总长,导致政变爆发。在众目睽睽之下,全斗光的叛逆行径被揭露,凭借着李泰臣等人的努力,镇压政变的准备也很快就备齐了。

    然而,其他高层似乎持不同看法。得知消息后,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——肯定发生了误会。在接下来的行动中,他们多次成功地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。一开始,他们错失了阻止全斗光离开的机会。李泰臣已经下令扣车扣人,甚至可以原地击毙。但在关键时刻,他们被大领导阻止了。理由是,要抓全斗光,应该按程序行事,而程序就是向他的上级郑总长请示。这个想法着实有趣,因为郑总长已经被全斗光抓走了,还能请示吗?然而,大本营的军方高层完全不理会,只是一味地强调程序合规。

    这样一来,抓住全斗光的机会就此白白浪费。即使全斗光开车冲卡,那些高层也毫不在乎。相反,他们还责怪李泰臣管理不善。接着,是守城阶段。经过李泰臣的布置,进入首尔的通道只剩下一座幸州大桥。只要守住这座桥,首尔就安全了。为了增援,还调来了空降军。按照李泰臣的计划,全斗光必败。然而,那些高层又开始搅局。他们一心只想着与全斗光和解,甚至达成了同时撤兵的协议。就在他们为自己取得和谈成功而得意时,全斗光又回来了。所谓的撤兵只是幌子,简单的欺骗而已。直到失去幸州大桥,那些高层才意识到被愚弄了。但此时,他们除了愤怒无力外别无选择。随着全斗光的部队进入首尔,那些高层丑态毕露。

    他们放弃了易守难攻的指挥部地堡,全都跑到了李泰臣的指挥部。明明是因为害怕,想躲在李泰臣身后求保护,却偏要说自己是战略性撤退。更讽刺的是,这时连坐车都要抢。来到李泰臣的指挥部后,他们又摆出了傲慢的上级作风。挑剔冷,挑剔食物,挑剔李泰臣的工作表现。受限于军队等级制度,李泰臣只能忍气吞声。此时,李泰臣手下的士兵也开始混乱。一方面,他们看到曾经高高在上的军队高层竟躲到他们身后,信心受到重创。另一方面,这些上级根本没有起到榜样作用。士兵们从这些大人物那里得到的只有一个信息——放弃吧,已经没有希望了。甚至连李泰臣信任的手下也拔枪劝他不要继续抵抗。最可笑的是,几乎一直藏匿的国防部长,最后也露了面,但站在了全斗光阵营。

    利用他们的广播,公开剥夺了李泰臣的军职。在短短一夜之间,李泰臣的所有部署都被自己的上级打乱。无法进行防御,也无法发起反击。外患内忧,孤军奋战。他对国家的忠诚无疑是最令人动容的地方。

    到了最后,观众不禁对整个事件感到心慨万千。一开始,很多人都以为这次政变只是因为全斗光的实力过于强大。然而,电影的呈现却颠覆了这种想法,揭示了政府高层的无能。只剩下李泰臣等少数明智而坚定的爱国将领,无法抵挡浩荡的叛军势力。眼看着国家存亡危在旦夕,竟然是被一群无能之辈所掌控,这令人无比悲愤又无奈。

    "敢拍",这是许多评论给予韩国电影的最高评价之一,尤其是在政治惊悚题材方面,韩国电影已经驾轻就熟。

    事实上,关于全斗焕掌权时期的第五共和国历史,已经有不少杰作涌现。例如揭露光州事件的《华丽的假期》,聚焦釜林事件的《辩护人》,呈现六月民主运动的《1987》,等等。这些作品都以最敏感的历史时期为背景,选择了独特的视角进行展示,涵盖了普通大学生、出租车司机、士兵、律师等各个角色。而《首尔之春》的独特之处在于,直接将始作俑者塑造成了主角,这使得观众即使熟知历史,也对电影的剧情走向充满了意外与紧张。因为在观影中,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必然性,更是个人选择在历史洪流中的巨大影响。

    全斗光身上的种种情节都让人感到他可能会失败。例如,部队受阻、向总统申请抓捕令被拒等。

    至少在那些时刻,幸运女神似乎并不站在他一边。再加上他身边的一些无能之辈,所有这些都让人觉得他的反叛行动注定会以失败告终。然而,正是一些意外和偶然,在关键时刻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。当然,全斗光也有着其他人所不及的优势,比如多年来的结党营私,以及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的能力。这些决定或许有意,也可能是无心之举,但它们无疑都帮助他走向了最终的结局。

    电影对全斗光等人的描绘,给了当代人审视历史的新视角。他们并非神人,也许只是运气好。这种情况下,身处一个贪腐盛行、观念保守、民主思想势单力薄的时代,最令人沉思的是普通人的选择。即使知道力量微薄,仍有人选择坚守。他们宁愿面临死亡,也不愿屈服投降。